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打出全大写命令:“无条件投降! ”更令人震惊的是,他赤裸裸地威胁伊朗最高领袖:“我们清楚哈梅内伊的藏身地。
他是个容易得手的目标——但我们暂时不打算消灭他。 ”
短短48小时内,12架美军F-22和F-35隐形战机已降落在沙特基地,机翼下挂载的导弹在烈日下泛着冷光。
同时,30多架空中加油机像迁徙的钢铁鸟群,密密麻麻降落在德国、西班牙和意大利的机场。 它们油箱满载,随时准备为长途奔袭伊朗的战斗机续上“生命线”。
更庞大的威慑来自海上。“尼米兹号”航母突然放弃南海行程,全速调头驶向波斯湾。 它将与早已部署在此的“卡尔·文森号”汇合,形成双航母战斗群。
这两座浮动军事基地携带超过120架战机,如同一把巨钳抵住伊朗的咽喉。
五角大楼的武器调配暴露了打击核心:从乌克兰前线撤回最新反无人机系统,调往中东;300枚“地狱火”导弹秘密运抵以色列;
而最关键的武器——重达13.6吨的GBU-57巨型钻地弹,正被装上B-2隐形轰炸机。 这种能钻透90米厚岩层的“地堡粉碎机”,是摧毁伊朗福尔多核设施的唯一选择。
福尔多核设施深藏山体之下,几千台离心机在此运转。 以色列炸弹根本打不穿它的岩石铠甲,只有美军的超级炸弹才可能办到。
6月17日晚,特朗普在战情室批准了攻击计划,但按下暂停键——他给伊朗24小时“无条件投降”:放弃核计划,否则迎接钻地弹的雷霆一击。
哈梅内伊的回应从德黑兰传来。 86岁的最高领袖面对镜头,声音沙哑却斩钉截铁:“我们永不屈服!”他身后是伊朗民众焚烧美国国旗的画面。
就在讲话前数小时,伊朗紧急启动“断链计划”:若领袖遇刺,权力将自动移交专家会议,革命卫队已接管核设施安防。 他们甚至演练过最坏情况——用水泥封死福尔多入口。
美军打击方案早已在电脑沙盘上演练过无数次。首波攻击将由驱逐舰发射“战斧”巡航导弹,配合EA-18G“咆哮者”电子战机瘫痪伊朗雷达。
接着F-35机群撕开防空网,清空伊朗领空。 最后,从密苏里州起飞的B-2轰炸机将穿越三个时区,把钻地弹精准投进福尔多的通风井。
但推翻哈梅内伊? 五角大楼的将军们直摇头。 伊朗不是伊拉克。这里有110万正规军加民兵,高原山地遍布导弹发射井。
2003年美军用30万兵力才打下巴格达,而今天驻中东美军仅4万,还分散在二十多个基地。 国防部长赫格塞思私下警告:“地面入侵等于自杀。 ”
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却不断煽风点火。 他公开宣称:“80%伊朗人想推翻神权暴政! ”然而德黑兰街头只有反美游行,没有反政府示威。
一位伊朗记者在轰炸中发回消息:“百姓忙着囤面包和汽油,谁有精力革命? 内塔尼亚胡炸毁我们的家园,却指望我们感谢他? ”
法国总统马克龙紧急喊话白宫:“别犯22年前的错! ”他指的是伊拉克战争后蔓延十年的难民潮与恐怖主义。
北约条约像一道枷锁——若伊朗报复打击美军基地,欧洲将被迫卷入战争。 更现实的是,伊朗手中握着三张王牌:封锁霍尔木兹海峡可让全球油价飙破200美元;1.5万枚导弹能覆盖中东美军基地;也门胡塞武装已瞄准沙特油罐车。
特朗普的算盘在战情室争吵中逐渐清晰。 国务卿鲁比奥主张“炸完核设施就收手”,而鹰派要求“彻底终结伊朗威胁”。
最终方案折中:只摧毁福尔多,不推翻政权。 原因写在6月18日的总统推特里:“我们寻求彻底胜利——伊朗没有核武器。 ”至于哈梅内伊? 留着比死了有用。 一个虚弱的伊朗,比崩溃的伊朗更符合美国利益。
此刻波斯湾海域,双航母的舰载机正在弹射起飞。 飞行员头盔反射着夕阳,航向直指伊朗海岸。他们的目标不是德黑兰的权力宝座,而是深藏地下的核离心机。
这场战争无关政权更迭,只关乎13.6吨钢铁能否击穿90米岩石——而结果将决定中东未来三十年的命运。
配查信-炒股票配资-券商配资开户-股票配资交易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